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岑杰昌 丁华% K8 Z$ l! M# ]2 y" E
, ?0 q( }: ~3 E6 a( O! S( C; Q* o
主人公胡秀完,年近八旬,大半个世纪前,她降生于顺德桂洲村。因为父母的迷信,将她送至广西防城东兴市马路镇大桥村的沈姓人家。“别人大多都用沈姓称呼她,可她自己却喜欢别人喊她姓胡”。她有一个愿望:“想在有生之年和亲人们见上一面……”* @; L( d9 k/ r3 i# y" v
& D) k$ h- c" |0 V, V
一纸协议将两岁女娃娃送人; j3 X* t3 a+ D1 Y/ F' i
! h! n) Y9 @. a# \
立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十日”的一份“送养协议”上记载:“因与父母命不相生”、“托媒送兄沈明山为育女”、“改名呼唤”、“长大成人任由择配婚嫁”
$ g" p2 E9 }; B& o4 r" K
8 |! d# \$ H& W: M% f' j 那是1934年九月的一天,一名年仅两岁的小女孩被亲生父母送至不相识的沈姓人家,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7 s; V. H ^/ A3 }# Y$ A
) l% C5 X# }3 E6 l+ {# h 沧海桑田,横跨大半个世纪,胡老太如今儿孙满堂,生活也算安稳,但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的根,“我也不求什么,只是想在有生之年找到亲生家人,见个面,了结心愿……” 孙女丽君自小便跟着奶奶长大,听到奶奶提起小时候的往事总是和她自己的身世有关。丽君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奶奶的亲生父母是在很远的地方,奶奶是被她父母送到广西来的。“每次讲完,奶奶都是唉声叹气的……感觉那就像是对命运的一种宣泄。”
' j+ F4 d# @( F0 V* M! F( |" D/ s- E# M
听着祖母的往事,虽然当时似懂非懂,但并不阻碍丽君从小立下“帮奶奶找亲人”的决心。# ^$ P, W) x, M- U# y( O6 m
! Z$ f3 T" _( ^( o/ P9 V
丽君说,如今唯一的线索就是当年的一张“送养协议”。协议上显示,丽君的奶奶的父母居住在“顺德桂洲村”,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十日”“托媒送兄沈明山为女”。
+ V2 q L, \; ~7 E& Q, E5 z+ Z" Z0 W, z: e" ]
丽君告诉记者,奶奶的养父收养奶奶时在广州从事稽查工作,因为没有小孩,所以通过养母的妹妹认识了想送养女儿的胡日卿(胡秀完亲生父亲),就这样把当时只有两岁的奶奶接养了过去,还立下了字据,
, ^% W/ {8 t+ z+ U+ Z6 f" u$ s ^* j5 l3 t$ v) Q( u
说明“改名呼唤”和“长大成人任由择配婚嫁”都“不关本人之事”。
. e- P/ L9 K( p1 x
9 N9 L1 c6 c/ G, Q: P% O: d# u “据说奶奶家里有好多姐妹,好像最小的还有个弟弟,她排老三。”丽君说,亲生父母抛弃奶奶的原因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荒谬,“看那个协议上写,说是因为奶奶出生至两岁都经常‘啾唧’,算命的说和其父母‘命不相生’,所以就送人养了。”& O% y; e9 q% L0 ?
! z2 w; q( W2 j9 W% C
“可是知道出生地又如何?”丽君告诉记者,养父夫妇收养奶奶后不久就回到广西老家做起了小生意,从此没有再回广州。而再往后,抗日战争打响了,奶奶从此与生身父母生死两茫茫。
% j7 |1 K. o T& n" ]; H; S5 o% Z. `% V
“只愿有生之年与亲人见面”
N$ @0 S: L$ P3 ~6 {2 S0 w" a$ g- `) T0 `* ^
“只愿有生之年可以和亲人一起到父母的墓前扫一扫墓,看一下尚在世的亲人们现在可好?以前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胡老太聊着自己的心愿,说话的声音强而有力,有些喋喋不休,充满了对心愿的期许
; \+ D8 N# X% G# |) k+ r. i5 J( [' @1 B P6 m6 Y4 z- T) `7 E4 H: W' d+ x) b- k
小孩与父母“命不相生”就想办法送养,这似乎是那一年代人觉得“顺天而为”的一种做法,可胡老太的亲生父母当时又是否知道,他们的女儿知道自己身世后,却是没有一天不想家。
1 D* k1 v0 B. _# o9 G
! b5 D5 \% R/ L2 ?) Z 丽君说,奶奶第一次知道自己身世是在懂事后不久,“十岁左右,邻居告诉她,她不姓沈姓胡……”而证实这一说法的还有“邻村也有一个姓胡的小女生跑回家去了,据说是奶奶的堂姐”。那时,胡老太也曾想逃回家去,可是到半路就被找回来。丽君说,自从那次之后,奶奶就没有再逃了,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养父母对她也确实不错;另一方面,因为害怕奶奶认字后得悉更多自己的身世,养父母从不让奶奶去读书,“至今奶奶目不识丁”,养父母还把与做媒的养母妹妹来往的书信全部烧掉。
( G, P0 U! D' x
: T( y5 _; S! Z5 p3 [8 p* b" p “奶奶20岁时,她的养父母相继去世”,而奶奶此后也经历了两次婚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段日子,奶奶也认命了,没有再想逃或者试图找回亲人。有了家庭,也让这个出生于旧社会的女人有了依靠。
9 \" E! d/ U- i; S; o5 E
. E# B$ f& u6 L% F “可她心底还是挥之不去顺德亲人的情结……”) Q2 }/ I. b, p* z$ b$ @
* e7 c! `. q$ q9 y8 J8 d
断断续续地曾有消息说,国内战争时期,胡老太的亲弟弟曾到访找过她,可因为那时候胡老太已出嫁,且养父母都已去世,弟弟那时扑了个空;而胡老太十多年前也曾在亲人的陪同下到顺德桂洲村找过,只打听到亲人已移居中山、广州及香港。每年清明都有亲人到顺德外村扫墓。
! W: y8 K, _, R( F2 Z! d- Z5 z9 |/ h1 [( i6 I& g O2 l/ Y; _1 o
x' S3 C% t- c7 s2 N9 j
近年,一个有着类似经历的邻居找回了亲人,又一次勾起了胡老太暗藏多年的心结。虽然寻根的路遇到一个个波折,也让作为孙女的丽君焦急无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把资料发到了“大爱寻人网”上,“想通过更多的媒介帮助奶奶完成人生唯一的愿望”。
( V. e$ K' m6 S/ _, E
5 D1 w+ H, ^" \( F$ y9 q/ m “只愿有生之年可以和亲人一起到父母的墓前扫一扫墓,看一下尚在世的亲人们现在可好?以前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胡老太聊着自己的心愿,说话的声音强而有力,有些喋喋不休,充满了对心愿的期许。
- f9 j+ }' {! W" x! i( z
- T, W0 K: [1 }3 g, k; F (报料人雷先生,二等奖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