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永金和马学霞夫妇正在为儿子孙成宇的工作苦恼不已。1 E4 L) ^4 [, W0 L! x1 a1 }: c! \3 _
- M; A' i( x% X& X+ r23岁的孙成宇这个夏天就要从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现在已经和中铁九局签约。按说毕业之后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已经很好了,但是他对这份工作不满意——实习期工资只有1000元,转正每月2000多元。不过,这份工作能为孙永金一家带来除种地外的唯一一份收入。
{8 {( ?: e5 o. O0 x
, N- U+ e- G* E但是,从签约到现在孙成宇一直在家里等待着——单位没通知他立刻去上班,因此,要想领到第一笔工资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 c, g3 v/ p$ R' @
* C0 s& H; u" w; ?
儿子在家闲着,孙永金很是焦急,虽然家里多一个帮手,但他宁可不要儿子帮忙。
# x$ ~$ c4 o. p/ M- _7 w
' _- w7 U5 [" m& i5 @" d6 ^& ]" `1. 盼望粮价涨
% j) ~2 w- }& W" W, M% e) k' i3 p- f; Q; W0 o5 U/ V4 K! D
孙永金家住吉林省德惠市达家沟镇八家庙村,离松花江只有12里。不过,要到长春得坐两三个小时的车,绕一大圈,且中间有段坎坷不平的土路。
4 Z/ ]8 v. n' W6 e. O2 u
2 u0 g* @2 e" i7 q孙永金女儿早早出嫁,外孙今年都已经9岁了。这个三口之家有1.75顷地,1间房子,1条小狮子狗,五六只鸡,这些几乎是所有的家当,最值钱的还就是这1.75顷的土地。
7 Q1 z3 U" C& b! [' U! o
% H; b, N; r& i6 m. e家里仅有的一间房子一分为二,烧饭在外屋,居住在里屋。东北春天风比较大,烟排不出去,满屋子都是烟雾。房间过道两旁堆满了一袋袋化肥,少说有几十袋。孙永金告诉记者,已经给地里施了一些化肥。他家的1.75公顷地,每年要吃掉2吨多化肥。每年在化肥上得花7000块,随着肥料价格上涨,花销还在不断扩大。钾肥一袋270元,马学霞觉得贵,但是二胺更贵,去年一袋卖254元,今年就已经涨到288元。
3 v4 T0 k) O) m# P* X5 m# O/ o: M1 D5 V& y0 q2 h$ _! \
在这块地上投进去的钱还不止这些。玉米在收割后会留下令人头疼的玉米茬,大型灭茬机1垧(1垧等于1公顷)750元,下肥还得再加50元。播种孙永金采用大包的形式,购买从播种到收割的全套机械化服务,每垧地1000多元。如果不是大包,农机上的花费更多,光把玉米拉到家里一趟就得50元。加上种子、化肥、农药,1.75公顷地每年要投入将近2万元。去年玉米价格大涨,孙永金有4万多元的高收入,刨去成本净收入2万多元。虽然玉米价格在涨,但孙永金总觉得种子、化肥价格涨得更快。妻子马学霞说,去年粮贩到村里收购玉米每斤1块钱,前年5毛钱。不管当年的价高价低,为了维持家里的开支,他们只能在当季卖出去。, O1 z" v+ g1 z& D! S5 z1 h- H }
3 o0 E0 v) W1 h, W$ A# a
2009年,全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项补贴约为1230.8亿元。然而,这些补贴落到千千万万农户手里,却显得有些尴尬。孙永金一家三口人、1.75公顷地,每年拿到的良种补贴、农业直补加起来有4000元左右,此外,家里几乎没有其他收入。# x. q, ~$ @/ v& Q# e
3 Y9 G+ k3 @1 E/ n# B
老实的孙永金在面对记者的时候一个劲说,看能不能让国家多给补贴点。不过,孙永金和马学霞两口子都觉得增加补贴不如让粮食多涨价。
/ V) {6 I0 p; ~9 l
. o# t& x3 D- Y1 l这笔补贴村子里不种地的人也能拿到,而且数目都差不多。有些出去打工的就把地租给别人,一年下来除了打工挣的之外,还坐享一笔国家补贴。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公平,国家的补贴政策应该是鼓励多种粮的,这样一来岂不是又成了“大锅饭”?
+ V" ]: M0 H$ _$ W; K
+ i8 S$ c! R$ I* t. {就在他们盼望玉米价格往上涨的时候,中国从国外大量进口玉米的消息传来,孙永金不知道今年秋天粮贩子再来村里收玉米时会报什么价。
1 m& I% A" d& U, R- G& ~: W6 L% I
+ c* q9 P) f0 ]% Z' _8 L0 w# [2. 高额医药费拖累 x- h$ g& P5 @. H: t
% r4 c6 Y$ O& O# ^7 c% O2 ?除了给儿子上学花钱外,孙永金自己看病还得花钱。两年前他患上脑血栓,在长春住院花了1万多元。这可能是他在自己身上花钱最多的一次,因为平时他连抽的烟都是自己卷的。$ T q: ^4 g( Z9 ?
) G3 d4 S3 c, t8 [2 q+ U9 P3 W) p那次住院本来医院建议开刀,但孙永金不同意,他怕万一自己出事家里没人管。最后医院只能通过打针疏通脑血管,谈起那针药孙永金仍心疼不已,“真贵啊,一针就四五百!”8 \3 H$ ]# d3 H9 C2 k6 Q% ^
J& M1 `3 g8 u8 J4 {' a; U8 B4 u马学霞当时没敢告诉老公住院花了多少钱,只说花了两千块,孙永金就多住了两天,事后得知花了1万多块,他特别后悔。- ^' f# z2 S: M/ a! \( ^& r ~
4 c) G3 m% |" J
虽然有农村医保,但医保限制范围,在德惠市看病能报60%,在长春只能报销40%。住院费不能报,很多费用报不了,这次住院只报销了150元。
6 r# Y+ M0 X- z4 h/ @+ `2 f9 {6 ]5 u9 V' t& E( i# U( @2 z
孙永金的病虽然好转,但却落下后遗症,脑血管堵塞压迫神经,双腿行动不便。他每天都离不开药,最贵的药一瓶52元,一年下来药费4000多元。这些药除了头痛片以外,大多是医保没办法报销的。
9 u8 w& m' |7 f
* V# p; D. H- s( D- R病痛的折磨让孙永金觉得日子苦不堪言,表面上看着身体挺好,但干活费劲,行动不方便。虽然喝酒抽烟对自己的病情不利,但也算是少有的一种享受。# [& ], j1 z4 M
" ~. j. h/ x H6 g
忙完农活和家务,尤其是4月底春播后,孙永金便闲了下来。村里和他差不多年纪的都出去打工了。要不是身体不好,孙永金也会去。说起打工的收入,他颇为激动,“打工比种地挣得多,打工一天最少能挣100块!”. q! A3 K0 Z7 P; \% W- }
( d% R9 Z5 }# U
留在家里,孙永金只能靠土地生活。镇上有一些扶贫致富项目,村里也有农机合作社,但是孙永金说要致富也得先有本钱投资,一台农机最少得十多万,自己这些年供孩子上学都不够,哪里能拿出那笔钱。( i2 z0 R* }8 N& }4 C
( o+ n: c/ [/ P3 B4 M3 k! Q
3. 希望儿子脱离农村
( w: }! V! E, S- ^
, z9 B$ H# t+ t v' A( ~即将毕业的孙成宇是这个家的希望,也是全家人奋斗的核心。工作、房子、婚姻,这些都像一道道坎一样,摆在孙永金一家人面前。
/ q4 v. o0 \8 J; m* L! X1 p- z* Y9 e$ O
虽然儿子也算是有工作了,孙永金还是很着急。因为这份工作在他看来不那么靠谱,而且在铁路上很辛苦。他设想最好是给儿子在长春市谋份工作,离家也近。2 [6 ~# ^; b; w
" N' ~5 g+ _7 s- R! ?2 B沉默、腼腆的孙成宇也想在长春找工作,因为女朋友就在这个城市。但是他学的专业是铁道通信信号,这个专业除了适合铁路工作外似乎与其他的工作都无法对口。* t; S, I% m3 u4 G' T
( s8 v, X* F; B
即使有单位想聘用,他还面临着另一个现实的难题,现在的签约单位不放人,要想解约必须支付高额的违约金。1 L: D6 @1 e8 Q5 _ R3 N
) O( d* `! G( @, ~" z
孙永金四处托人给儿子打听工作的情况,哪怕花上几万块钱都愿意,“我高低得把他整出去,不能念完大学又回到农村,就算砸锅卖铁也不能让他再上农村来。”
M- Q. U) A. s
* C4 n, }2 D: b" j. H/ v孙成宇上学已经花去这个家庭十几万元的积蓄,工作却还没个好的着落。
) e5 L, f* c4 s1 f2 M& d; u: p+ X& y8 ? ~2 e
儿子的工作不是孙永金唯一发愁的,还有进城买房的问题。从去年到现在,长春市的房价已经从每平米6000多元涨到7000多,孙永金连连慨叹“整不起”,马学霞也只能无奈地说“没招儿”。就算在农村盖房,也得花五六万元,而且还在涨价。不过夫妻俩都不愿意孩子回来。# ~5 Z4 p. l% d* v# D
7 @+ C* z2 E m( u* A7 Y. W“最好上外边去,要不咋能供他念书。要不供他念书,那些钱早都给他结婚了,我们也就消停了。孩子以后再有孩子不就脱离农村了。”马学霞觉得,即使儿子现在要成为城里人还很困难,但是到孙子辈肯定会实现这个梦想。
T4 B. N* ~4 B( o$ r! V
! c8 ?; L: r* G- y# ^2 e儿子结婚虽然是全家的大喜事,但想到结婚的开销,孙永金和马学霞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在达家沟镇一带,彩礼一般都在10万元左右,马学霞慨叹给儿子娶不起媳妇。% p1 c$ q& s8 @) e# ~. W
- W4 X/ u% X5 X( j5 U$ d现在他们的打算是,一边让孙成宇自己工作挣钱,一边由孙永金夫妇俩省吃俭用再加上种地卖粮攒点钱,三四年后争取把婚事办了。而结婚的前提之一是要在城里买房,这又绕回到上一个难题。0 |# }6 l, V- p- P! {0 @4 {
& j8 i* ?+ a# n/ L- |今年54岁的孙永金不知道种地这份活自己还能干几年,“干不动就不种了。”他边卷着另一根纸烟边低声喃喃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