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广西,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从政府间文化交流的“一枝独秀”,到政府、民间、企业间的“多路并举”,双方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大。! }+ K C2 P5 i% X/ I
9 o) o/ x6 r4 K2 m; B
广西文化厅官员介绍说,当前广西紧抓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 的契机,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 m" y: w2 R W1 g8 M. P: ]% s. x6 z- \9 @" Q% C& W0 P
广西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说,与东盟合作发展文化产业是“十二五”时期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的重点包括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产品物流园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 U1 v4 s$ n0 `$ p
7 ~9 r5 m' D4 z. [# c 他介绍,今年4月,广西制定了“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打造文化外宣品牌,建立创新型交流载体,建设开拓性对外文化贸易品牌,扩大文化外交的成果,让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进行文化交流合作的聚集区。
+ Q0 M6 h& x+ A1 M4 B D
8 W6 \0 d" J0 X+ P 5月30日,广西防城港市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国中商联投资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相关各方决定共同斥资1000亿元人民币,在防城港打造中国—东盟国际电影季和建设中国—东盟(防城港)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园项目。
! S1 j6 N6 h3 O: }+ `; g; n! \. T) e! t0 a6 s8 j
近年来,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会展品牌、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刘三姐文化品牌、以《八桂大歌》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歌舞品牌,在东盟国家社会各阶层产生广泛影响。
. m! |, N+ \$ M4 J- J# y
" _3 d: {8 ^( c8 S1 p& m 山水实景演出模式开创了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境界。广西与越南合作打造的下龙湾海上实景演出《越南越美》、与柬埔寨合作建设的吴哥窟实景演出《微笑的高棉》两个项目,已列入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贸易重点项目,并取得重要进展。
; _- B3 `! ?& n+ ?7 I! x" {: ~6 Y# i1 p" _8 \9 e9 o
在文化图书出版方面,早在2007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即派团赴河内就合作开发面向越南中小学的越汉双语教材项目,与越南相关教育及出版机构进行沟通,正式启动该重大出版项目。同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和马来西亚智慧城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的《儒学四书精选漫画》,短短半年在马来西亚的发行量即达10万册。在期刊出口方面,接力出版社的《小聪仔》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拥有众多的小读者。& A% S7 U* S9 L3 }4 L& _" O! D
5 \ g3 h2 O; ] 目前,广西已成立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设立“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并开展系列活动;南宁国际中国象棋邀请赛、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桥牌邀请赛等赛事亦频繁举办。另一方面,东盟各国也在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展馆展示本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风情东南亚”文艺晚会等广西大型国际文化艺术活动。随着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成功举办,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绽放着别样风采。(记者 林艳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