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防城港市农民参加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打印本页] 作者: Only 时间: 2011-6-13 12:19 标题: 防城港市农民参加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近日,施工人员在东兴市白鹤岭水库二号副坝作坝面清理、削放坡找平工作。; S) Y' Z. D6 i9 l5 y8 N
0 l F) P9 H' A 白鹤岭水库是防城港市今年在建的10座除险加固水库工程之一,概算总投资691.80万元,目前已完成主坝和一号副坝高压摆喷灌浆施工,二号副坝充填灌浆,坝面C15砼护坡浇筑及坝内坡排水沟、步级的砌筑,主坝外坡反滤体沙石料滤。完成隧洞进口开挖72米,溢洪道左右边墙砌筑,溢洪坎和底板拆除平整等,完成投资进度83.6%。本报记者 侯东光 摄$ `; V c4 P: |/ y3 D! X
4 G4 t3 [5 |4 o; u9 h 近年来,防城港市农民积极参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高涨。2008年以来每年水利冬春修,均有15万多名农民参与。在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维修、加固工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有的地方,青壮年出去打工了,留在村中的妇女自告奋勇挑起了大梁,拿起了砖刀搞水渠“三面光”等平时专属于男人的技术活。- z8 p0 G3 S: v% z8 t- j4 {& k
. c. i6 Q# u4 ~, t+ V0 a% j 是什么动力焕发出广大农民自觉参加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积极性?随着记者多次深入到长歧干渠沿线乡镇、农村及水利管理基层单位采访,现场接触了许多村民、基层干部和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得出了几点结论:一、水利设施特别是小农水事关农村千家万户,除主干渠外,大量的支渠、斗渠、毛渠,流经各村各垌田头地尾,与群众生活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供水保障与否,直接关联到当年农民的收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因此,广大农民已把小农水建设视为“自家的事”,自觉参与和维护。二、政府有关部门有目的地引导农民有组织地参加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如近年来在各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在其中起积极作用。三、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水利专项经费的投入,通过修复一批批废弃或病危的水利设施,使大量因缺水弃耕多年的田地恢复了生产,农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上,享受到了成果。0 G2 s5 s0 X! L( r$ N' S: U
4 l* q8 h! e7 r5 v2 B 广大农民群众不但踊跃参加水利建设,还逐步养成了自觉维护水利设施的意识。如果发现有对水利设施的侵害,就会有人挺身而出进行阻止,或报告有关部门处理。防城区华石镇一些农村,甚至出现了村民们自发集资修复小农水的事例。- ]8 j* J9 @0 F4 s
$ U1 H; B" N: @# e& `& u' y+ U (一): O( }' c$ C! J& u( C
! _. D; l0 q$ Z8 M, G( |$ X
目前,防城港市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水利这一块还显得相对滞后。原因是大批水利设施建于特定的年代,属于“大跃进”式的产物,技术指标和工程质量都得不到保障,又经过后来的行政区域改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导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水利设施失去了正常的管理秩序,甚至出现了水利设施权属不清,管理部门性质与归属不明,水利职工工资无法发放,水利维护经费难以保障的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状况下,防城港市很多水利设施,如小峰水库、长歧干渠及数量达几百公里的大量支渠、斗渠“疾病缠身”,一部分甚至失去了功能被废弃。+ \# C8 F# `% w7 d0 B
4 Q/ ^0 D+ p! Y [
防城港市成立以后,尽管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加固或新建,但由于项目数量较多,需要的资金巨大,直至今天仍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现状。; g; p( u3 I) {% n( i